心内科各种疾病健康教育内容
2020-04-10 14:47:02系统
循环系统疾病健康教育处方
充血性心力衰竭
1、及早就医,针对病因有效根治(包括手术治疗)或控制心力衰竭。
2、防治心力衰竭的诱发病症如感染、心律失常、负性肌力药物等。
3、减少体力活动,严重患者需卧床休息。
4、解除精神负担,避免情绪激动,必要时可口服小剂量镇静剂。
5、适当限制饮食中的钠盐摄入量,水肿患者食盐量每天不宜超过2克。
6、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强心、利尿、血管扩张等药物,以改善心功能。
风湿热
1、风湿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控制活动量3—6个月。进食容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饮食。
2、注意居住环境卫生,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3、应注意预防风湿热复发,按医嘱每月注射长效青霉素1次或使用磺胺类药物,应坚持长期使用。心脏受累者,更应实施严格的预防性治疗。
4、应认识到风湿热的发生与链球菌感染之间关系密切,注意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5、同时患有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猩红热等疾病者应道医院及时接受有效抗生素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者可接受手术,摘除扁桃体。
风湿性心脏病
1、本病是风湿热所遗留下来的瓣膜病变,故应着重预防风湿热的发生。
2、一旦瓣膜损害已形成,仍要控制和预防风湿活动,需积极预防链球菌感染,有规则地注射青霉素。
3、在风湿活动有症状时应卧床休息。合并有主动脉瓣膜病变的患者,应限制剧烈活动。
4、风湿性心脏病已并发心力衰竭、房颤等应到医院积极治疗。
5、瓣膜病变的根本治疗有赖于外科手术。此类手术包括瓣膜分离术、成形术、修复术及人造瓣膜置换和内科球囊导管扩张术等,有适应症者,应争取早日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膳食总热量不要过高,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动物性脂肪如肥肉、猪油、奶油及其制品,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肾等内脏,以及鱼子、蛋黄等。
2、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瓜果、豆类及制品,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的食物如各种瘦肉、鸡、鸭、鱼等。
3、禁止吸烟,不饮烈性酒,严禁暴饮暴食。
4、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5、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功能。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宜剧烈活动,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适感觉为原则。
6、积极治疗与冠心病有关的疾病如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7、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休息,一般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失。如多次发作,或持续较久,胸痛程度加重,可能为心肌梗塞的先兆,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高血压病
1、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的睡眠。避免过度的脑力和体力负荷,消除紧张情绪,可适当使用少量安定剂。
2、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血压恢复正常,但对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应避免活动量较大的体育活动。
3、不吸烟,饮食宜清淡,进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品。
4、控制体重,肥胖的轻度高血压患者通过减轻体重往往可使血压恢复正常。
5、对有高血压家族史,而本人血压曾有过增高者,医生的定期随访观察有利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心肌炎与心肌病
1、患者应注意休息,如有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者应卧床休息。
2、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3、已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心包炎
1、心包炎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其中以非特异性、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较常见。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前者常有心包渗液,后者常引起心包缩窄。发现有胸痛、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和原因不明的体循环静脉淤血,疑有心包炎,应到医院作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
2、心包炎治疗首先要针对原发病的病因治疗,如抗结核治疗。有心包积液出现心脏压塞症状应作心包穿刺或心包切开,以解除心脏压塞。缩窄性心包炎应及早施行心包剥离术,病程过久心肌常有萎缩和纤维变性,影响手术效果。
3、心包炎的预后取决于病因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心律失常
1、心律失常包括节律及频率的异常。发作时及时到医院作心电图检查时确诊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据。
2、心律失常的病因以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须及时就医治疗。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无自觉症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3、心率小于60次/分为心动过缓,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头昏、眼花、乏力等,可选用增强心脏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克分子乳酸钠或碳酸氢钠等。严重心动过缓可引起短暂黑朦、晕厥及阿斯综合征,是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
4、过早搏动简称早搏,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其中以室性最多见。发生于正常人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大多无临床意义。若室性早搏呈联律、连发、多源、R波在T波上、QRS波群显著畸形,及发生在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缺血、低钾等病变基础上则有病理意义,有可能演变为致命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须及时就医治疗。
5、心动过速时心率大于100次/分,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伴心悸、心慌等症状,可选用B-受体阻滞剂等减慢心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除药物治疗外,经多年临床应用证实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室性心动过速大多数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血流动力功能障碍程度严重,应速去医院紧急处理,争取在最短期内控制发作。
6、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绝大多数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尤其是心率快可导致心衰。长时间房颤,房内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发生体循环动脉栓塞,以脑栓塞最为常见。故凡有复律指征者应及时到医院采用药物治疗。
人工心脏起搏
1、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起搏器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经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引起心脏搏动的治疗和诊断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由于我国在起搏工程技术方面有显著进展,故目前已广为应用。
2、住院安置起搏器术后平卧1—2天,然后可取坐位、立位,逐渐下床活动。初期常感觉起搏器的存在,经过短时期适应就会习惯。术后完全恢复后,可胜任病前工作,可沐浴(水不会损坏起搏器)。
3、安装起搏器后应注意不要出入强电磁场,不要靠近起搏器使用手机。接受医疗时必须告知医生已安装起搏器,避免电热疗法、电气烧灼术及高剂量放射治疗。
4、起搏器安装后应定期到医院咨询、作心电图检查,以了解心脏起搏功能情况,及早发现、解决起搏并发症。
心脏病与妊娠
1、在妊娠期间,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孕妇体内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在正常心脏功能条件下,心脏完全可胜任此种负担,但若孕妇原来有心脏病,心功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则妊娠与分娩时会给予心脏额外负担,可造成心功能进一步减退,引起心衰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有心脏病的妇女必须到心内科和产科医生处咨询,是否能承受妊娠、分娩、产褥期的负担。
2、心脏病妇女一经受孕,应加强产前检查,妊娠早期至少每2周到心内科、产科检查1次,如发现心衰先兆即应住院治疗。妊娠5个月则应每周检查1次,根据症状、体征和经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对心功能有一个确切的估计。
3、心脏病孕妇应充分休息,每天睡眠10—12小时,防止情绪激动,并进食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整个妊娠期内体重增加不要超过10KG。妊娠4个月起,要限制食盐,每天不超过4—5克,以防水肿,预防和及时治疗上呼吸道等各种感染。
4、心脏病妊娠合并心律失常以早搏为最常见,药物治疗早搏须注意安全性,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中的利多卡因、美西律、维拉帕米等对母儿均安全。
5、心脏病孕妇妊娠3个月内出现心衰,应控制心衰后作人工流产终止妊娠。妊娠超过3个月,终止妊娠需作比较复杂的手术,其危险不亚于妊娠及分娩,故应积极防治心衰,度过妊娠及分娩关。临床前2周须入院待产,充分休息,以便于观察,并尽量减少紧张与恐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