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不可失,老年人不可忽视的肌少症!
2025-01-10 15:02:00康复疼痛科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各种慢性病发病率也逐年攀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千金难买老来瘦”?那么,老年人是否真的越瘦越好?老年人如果出现体重逐渐下降,要警惕是肌少症的征兆!
一、什么是肌少症?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该病作为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跌倒风险增加、伤口愈合延迟等,增加老年人失能及死亡风险。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肌少症主要与年龄增长相关;继发性肌少症多因其他疾病引起,如长期制动、卧床所致肌肉废用,严重营养不良,骨骼肌去神经支配,肿瘤恶病质,内分泌代谢疾病或基因遗传等。
二、如何自查肌少症?
1.测量小腿围:双手食指和拇指围成一个圈,圈起小腿最粗的位置,如果圈起来还有空隙,表明患肌少症的风险较高。
2.握力测试:优势手自然下垂握住握力器,用最大力气握两次取最大值,若男性<28kg,女性<18kg,表明患肌少症的风险较高。
3.步速评估:用正常速度行走6米,若速度<1米/秒,表示存在患肌少症的风险。
4.起坐试验:双手抱肩,坐在椅子上,连续进行5次起立-坐下,若完成时间>12秒,表示存在患肌少症的风险。
以上测试可用于简单筛查,如有异常,还需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
三、如何预防肌少症?
1.适当运动:推荐以抗阻训练为基础的运动干预作为肌少症的一线治疗方案,推荐干预的频率为2-3次/周,时间为30min/次及以上。适合老年人的抗阻训练包括拉弹力绳、举哑铃、静力靠墙蹲、坐位抬腿等;同时中国传统健身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都是比较适合老年人的有氧运动和平衡训练方式,可以有效帮助老年人强身健体。
2.营养补充:老年人还要注重营养的补充,尤其是要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瘦肉、蛋、奶、豆制品、深海鱼虾等,要注意优质蛋白质比例最好能达到50%,并均衡分配到一日三餐中。
3.改善生活方式: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吸烟、喝酒、久坐不动等不良习惯。吸烟和喝酒会加速肌肉纤维的萎缩和降解,而久坐不动则会导致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下降。